肉文小说 - 言情小说 - 梳头娘子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312

分卷阅读312

    了,可这两天我注意了一下,就发现大郎果然总时不时拿眼偷偷看你呢!”

又道:“之前郡主不是常去西三院吗?那时候大郎每回都会亲自去接她。我原当他只是像京里人说的那样,是他特别爱护他这个meimei罢了。可如今我进了国公府,我就发现,每回只要你过来,不管大郎在外头有什么事,便总会提早回来。我原也没当一回事,直到我发现他总趁人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看你。”

阿愁听了,不禁一阵蹙眉。因为直到听到梁冰冰这般提起,她才想起来,似乎确实是这样。只要能看到郭霞,她便必定能够看到郭云。所以在她的印象里,她一直以为郭云是个“妹控”。特别是,她难得地和郭云的几次直接交谈,几乎都是郭云在绕着圈子问她和广陵城这些梳头娘子们的身世来历。

当时她只是以为,郭云是出于对她们的不信任,害怕郭霞会被她们这些“下九流”利用而吃了亏,才那般绕着圈子打探她们这些人的来历出身性情等等的。然而,如今回想起来,阿愁却悚然发现,郭云问的那些问题里,十句话中竟总有一两句是问及她个人的隐私事。偏偏因为她原就没想过要对自己的身世来历保密,所以,有意无意间,她似乎还真是被他套问出不少她一般不会主动跟人提及的事,比如她的养父母,比如她被领养的经过……

如今仔细想来,阿愁才发现,她能记得的、郭云问她的那些问题中,除了有关其他梳头娘子的行事性情之外,最多的,居然是慈幼院的话题。甚至,直到现在回想起来,她才意识到,他似乎对她进慈幼院之前的经历特别感兴趣,竟绕着圈子问过她好几回——不过因为她不愿意再提及那些遗弃她的“家人”,所以当时她都用那“生病不记得”的老借口顾左右而言他了。

这般重新忆起那些事,阿愁顿时就记起当时李穆对郭云的评价来。

当李穆发现郭云找阿愁说话时,他就曾问过她,郭云跟她聊了些什么。可惜当时阿愁缺了些警觉,她觉得郭云只是在探她们这些梳头娘子的底罢了,于是就依着她自己的判断回了他的问话。不过,便是这样,李穆也曾告诫过她,郭云在京城有个“小狐狸”的外号。

如今想来,这郭云竟果然是只小狐狸,套起话来一点儿痕迹都不落……

不过,如今细想起来,阿愁却是得了个和梁冰冰很不一样的结论。她觉得,那位安国公与其说是对她感兴趣,倒不如说是对她那慈幼院的出身来历更感兴趣。

于是乎,她那里脑洞一开,不由想着,也许那郭云是因为认得罗家人才对她感兴趣的……甚至他暗中打探她的来历,也不过是想着要从她身上搜集罗家的一些什么把柄罢了……

就在她几乎就要编排出一幕“政坛风云录”时,她那脑洞却忽地塌方了。因为她忽然间记起,便是罗家出过几位孝廉,说到底,他家也仅只普通的乡绅阶层。就算家里有人做官,那官位也是极低微的,甚至都不如金兰姨的丈夫刘主簿的官位高。所以阿愁怎么想都觉得那郭云不可能因为罗家找上她。

而,若说他是对她本人感兴趣……

阿愁默默一眨眼。便是如今她学得一手化腐朽为神奇的化妆术,便是她也能把自己鼓捣得像个美人儿,可这“美人儿”到底是掺了假的。

而那郭云又是什么人?十五岁的一品国公,当今皇帝的亲外甥,听说还是自小就被皇帝带在身边教养长大的。这样的人物,要什么样的美人儿没有?只怕是眼瘸了才会看上她吧!

反正是阿愁是打死不信他会看上自己的!

“你别不信!”梁冰冰却跟她拧上了,推着她的胳膊道:“不信你自个儿看吧,看他是不是老在偷偷看你。”

于是,当郭霞兄妹两个从长公主府回来后,阿愁那般悄悄一观察,便吃惊地发现,那郭云似乎果然在不着痕迹地观察着她呢!

顿时,阿愁觉得自己周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。

亏得她一向擅长伪装自己,这才勉强维持着个镇定的模样,却到底还是找了个借口就早早告辞走人了。

如今李穆专门给阿愁安排了一辆马车。在回王府的途中,阿愁一直拼命地想着郭云对她的那份“厚爱”。她一点儿也不觉得她哪里讨了郭云的欢喜,反倒觉得,郭云那般看她,一定是有什么目的的。偏偏她怎么想也想不明白,她对他能有什么用处……

回到西三院,因着这件事,阿愁便多少有些心不在焉。

换作别人,许还不会注意到她这掩饰得很好的心不在焉,偏李穆和她已经是两世的交情了,却是一眼就看出了她有心事。于是他便问着她:“出什么事了?”

阿愁不禁一阵犹豫。出于某种难以解释的心理,她有些不太愿意告诉他这件事。可回头思及她的木讷,再对比着李穆的机敏,阿愁便觉得,与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了郭云的亏,倒不如让他帮着参详参详,于是便把梁冰冰的话给李穆学了一遍。不过,她并没有说及她也注意到郭云对她的在意了,只说那只是梁冰冰的“个人意见”。

而,梁冰冰的“个人意见”,立时就让李穆的脸黑了大半。

阿愁见状,忙不迭地又把她的那些“脑洞”和分析给李穆解释了一遍,道:“梁冰冰肯定是多想了,我怎么想都觉得我对他没什么用处。我想着,他大概只是没见过慈幼院里出来的人,所以才对我有些好奇罢了。”又犹豫道,“或者是……朝廷要对慈善局做些什么?”

阿愁这么说,却是因为最近京城出了桩案子。说是有户人家因妻妾争宠,那主母便趁家主不在时,把小妾卖给了过路的客商,还把那新生的庶子给扔进了育婴堂里。等家主回来,再去育婴堂找孩子时,却是发现,不过短短七八天的时间,原本白白胖胖的孩子竟生生饿成了一把骨头。孩子还没抱进家门就这么夭折了。

原本照着大唐的律法,主母把庶子扔了最多也不过是个遗弃之罪,可如今出了人命,这性质就不同了。那家主又是心疼夭折的小儿子,又是痛恨发妻的心狠手辣,便这么一纸诉状将发妻告上了官府。那家主母也不是等闲人,找来的讼师在堂上辩称,孩子是活着送进育婴堂的,便算是她犯了法,也不过是个遗弃之罪。至于孩子的死,该找慈善局问责才是。

不管这案子最终会如何判决,因着这件案子,却是牵出了育婴堂里虐死许多婴儿的事来。又因着育婴堂的事,再牵出了慈幼院和济贫院里的种种贪腐之事。于是,便有御史因此上书了朝廷。

阿愁之所以知道这件事,却是李穆